自2017年起,全省各地陆续启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继2017年两个试点城市——汕头市 、韶关市启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后 ,2018年启动的城市有:广州、深圳、佛山、中山 、东莞、湛江 。其他地市则从2020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最近,广东又一市中考改革有新动向啦!
8月19日,梅州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自2021年8月16日起施行 ,有效期5年。
>>文件原文
《意见》指出,从梅州市2020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到2023年基本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改革后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将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小编划好重点啦↓↓↓
高中阶段学校名额分配招生
适当向农村初中倾斜
《意见》指出,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将按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每所优质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50% 。名额分配适当向农村初中倾斜。市直优质高中名额分配范围为全市初中学校 ,梅州城区区属优质高中名额分配范围为本辖区初中学校和市属初中学校,县(市)属优质高中名额分配范围为本辖区初中学校。从2020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起,高中阶段学校名额分配招生一律不设“限制性”分数线 。
《意见》指出 ,报考名额分配计划的学生,必须是具有同一初中学校三年完整学籍并实际就读的应届毕业生。名额分配招生时,应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参考。名额分配计划具体分配与录取办法由市教育局制定 。名额分配招生采用单独批次 、单独录取的招生办法。
据了解 ,名额分配即近年来实行的指标到校政策,按省的政策规范表述为“名额分配”。按梅州现行指标生录取政策,考生需达到最低控制分数线(普通生分数线减50分)以上才可参加指标生录取,竞争分配到学校的优质高中指标生名额 ,这样会出现一些初级中学的指标生名额不能完成 。而改革后的名额分配政策,不设“限制性”分数线,初级中学名额分配完成率将大幅度提升。名额分配将继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让周边城区及农村地区的学生享有“看得见、摸得着”入读优质高中的机会。
考试科目新增
音乐、美术 、信息技术等
根据《意见》,考试科目新增了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科目,考试内容新增了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和英语听说考试 。
其中 ,录取计分科目采用“4+6”模式,即语文 、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 、物理、历史、化学、地理 、生物 ,满分为840分(具体见下表);
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分数各占理化生科目总分的10%,英语听说总分为30分;
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3科,不纳入计分科目 ,分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
等级划分及细化具体办法由市教育局另行制定。
综合素质评价
将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
《意见》指出,从2020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其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 、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 。
梅州市将基于初中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 ,按上述五个维度进一步细化形成梅州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相应的改革招生录取办法也随之改革,录取时,将根据各批次考生填报的志愿 ,在综合素质评价达到一定等级的考生中按成绩优先 、平行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
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及分值
《意见》明确,从2020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取消国家规定以外的所有加分项目 。规范执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群体等加分政策 ,严格限定加分范围,严格控制加分分值,规范资格审核程序 ,实行加分项目、分值、资格和名单公示制度。
